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是朱允熥

023 勤学苦读方能开智长进

我是朱允熥 唐平看月 4783 2024-05-03 15:20

  这也是朱允熥第一次见到他的祖父,对于这位在后世褒贬参半的一代开国君主,朱允熥可是好奇的很。

  只是此时此刻的情形,让他不能也不敢抬头细细打量这位皇帝。

  不然一个冒犯天颜的帽子戴上去,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跪在地砖之上的朱允熥,全身紧绷,全神贯注着,时刻等着朱元璋的话语。

  没有让他等多久,朱元璋就开口道:“起来吧,都是自家人,这么多礼作甚。”

  “谢皇爷爷。”

  三位皇孙异口同声道,然后从地上爬起。

  三人以朱允炆居中,朱允熥居左,朱允熞居右的位次,他们都低着头,身形笔直地站成一排。

  朱元璋随后,又走到董伦面前,将他扶起,笑着说道:“安常,朕不是早就同你说过。

  见到朕作揖就行,不必行拜礼。”

  “陛下是君,某是臣,君臣之仪不可废。”

  董伦借着皇帝的搀扶,从地上站起,一脸肃容的拱手道。

  “哎,朕这淮右布衣,总是拗不过你们这群喜欢讲理的儒士。”

  朱元璋无奈的摇摇头,又抬起右手指了指站在一侧的三个孙子,询问道“安常,朕这三个顽劣的孙子,让你操心了。”

  “三位皇孙皆是天资聪颖,臣能受皇恩教授三位皇孙,是臣的荣幸,何来操心一说。”

  董伦看向三位皇孙,一边扶须,一边摇头道。

  朱元璋看着董伦那满意的面容,心知他所言皆不是虚言,满意的点头。

  但他还是板着个脸,对三个孙子训诫道:

  “董师是当世大儒,若非尔等生在我朱家,哪来的福分能得到董师的教导。

  记得对待董师要尊敬如朕与尔父一般,莫要摆什么皇孙的谱。

  若是让朕知晓,你们没有尊师重道,仔细你们的皮!”

  “孙儿遵旨。”

  三位皇孙闻言,立刻恭敬的弯腰拱手道。

  “允熥,刚刚朕在屋外听闻你讲救灾,讲的头头是道。

  只是不知,你这些想法,是从何处得来的?”

  朱元璋望向这段时日性格大变的孙子,神色淡漠的问道。

  虽然孙子大有长进是一件好事,可若孙子的长进是有人怂恿,那他朱元璋可就要好好查查。

  到底是哪个人,敢如此胆大妄为,居然将大明皇孙当做傀儡。

  “启禀皇爷爷,孙儿两个月前曾大病一场。

  病愈后,孙儿深感此前十多年的碌碌无为,所以痛彻前非,开始决心苦读。

  孙儿的这些想法,皆是从书中看来的。”

  朱允熥虽然受到皇帝的质问,可脸上没有表露出任何紧张慌乱,反而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解释起来。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无中生有,一切变化都有其缘由。

  若朱允熥给自己的突然改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那在这个几乎没有科学的时代,他的性格巨变,很容易让人从玄学的方面猜想。

  如皇五孙是否中了邪术?不然如何解释他的性格大变?

  而且朱允熥根本不能从托梦的角度,来解释自己的变化。

  因为朱元璋本人,就是个不信鬼神的人。

  朱元璋早年的时候,对于祥瑞鬼神,一向是敬谢不敏。

  比如,朱元璋未登基前,自号吴王的时候。

  有人曾献一茎多穗的瑞麦,当时的起居注詹同拍马屁说:“昔在成周,嘉禾同頴。汉张堪守渔阳,麦秀两歧。

  今主上拨乱世而反之正,功德大矣。

  虽戎马之际,亦修农务。

  故斯民得脱丧乱,尽力田亩,天降瑞麦,非偶然也。”

  朱元璋却毫不自矜自喜,反而说道:“天不可必,人事则当尽,为国家者岂可恃此而自怠乎。”

  虽然朱元璋这些年,时不时的就将天象解读,告诫别人。

  但想想也能猜到,朱元璋的这些举动,皆是在利用天象来维护巩固自身。

  所以,朱允熥在了解到自己的身份,自己所处的时代后,就开始借书苦读。

  而他借的书,并非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是以史书为主。

  所谓,以史鉴今。

  不读史,朱允熥如何解释他这个长在深宫,不明世事的皇孙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毕竟数千年来,治国者们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差不离。

  如相权皇权之争,外戚与宦官夺权,外族入侵,土地兼并,国内的天灾人祸等等。

  几乎列朝列代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只是因为当时当世的环境不同,而导致采取的解决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读书好,勤学苦读方能开智长进。

  尔等将来封王之国之后,也不会被佞臣愚弄,成为那不知人间疾苦的无知藩王。”

  朱元璋闻言,立刻抚掌赞扬道。

  虽然朱允熥所言,他还没有相信,但并不妨碍朱元璋支持孙子的勤学。

  “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三名皇孙,再次拱手应道。

  “既然刚刚董师也向你们提了一个问题,那朕也出个问题考校考校你们。”

  朱元璋看着孙子们那朝气蓬发的年轻脸庞,心中一动。

  朱允炆听得此言,心中暗自鼓劲,想要在数月难得见一面的皇祖父面前露把脸。

  而年纪最小的朱允熞却是面露为难,他才六七岁,刚蒙学,要是皇爷爷问的问题,很难,他该怎么回答?

  倒是朱允熥依旧保持镇定自若的样子,低着头,等着朱元璋出题。

  “为何那些曾臣服于我朝的蛮族,屡次臣服,却又屡次反叛?”

  将三个孙子的表现看在眼中的朱元璋,心中虽然因此而产生了些许想法,但面色不变,开口向三人问道。

  从最右边的朱允熥,到最左边的朱允熞,皆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就连站在一旁的董伦,也下意识的扶须,沉思起来。

  所谓北虏南蛮。

  蛮族便是在大明南方存在的少数民族们,如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就统称为蛮族。

  然后再以地名以作区分,如贵州的五开蛮,湖南的大庸蛮夷、泸溪洞蛮等。

  朱允炆用眼角余光注意到,最年幼的弟弟朱允熞一脸为难,便主动用手轻轻的拉扯了幼弟的衣服。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率先回答问题的人,不论回答的好不好,都会给人留下个深刻的印象。

  而且越晚回答的人,就越难回答的出彩。

  所以,朱允炆此举,是让幼弟拔头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