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吧

第二十一章 社团

  每个大学都有社团,每个社团每年都会纳新。

  选择社团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系文学社。

  系文学社社长是一个女生。

  女生的名字叫作路之遥。

  一个正在就读大二的师姐。

  一个南方的姑娘,皮肤细腻、白皙,说话都是吴侬软语。

  一个长着一头长发,喜欢穿长裙子的女孩子。

  一个笑起来,两腮就生出两个酒窝,样子特别迷人的姑娘。

  我喜欢文学,爱好写作,入学之后不久,我就开始给院报投稿,稿件陆陆续续地在学院报纸上发表了。

  我在系文学社渐渐有了名气,从而我也引起了路之遥的注意。

  一次系文学社活动结束后,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正打算冒雨跑回宿舍的时候,路之遥把一伞撑到了我的头顶上。

  “一起走吧。”路之遥低声地说。

  我顺势躲进伞里,我们路上并没有太多话要说。

  路之遥首先打破了这份安静道:“这把伞是我生日的时候朋友送给我的。”

  我只是“哦”了一声。

  之后我们又陷入了沉默,只有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这一世我可不能再这么木讷了。

  所以当路之遥再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趁机问到了她的生日是哪一天。

  2001年改编于神尾叶子的漫画原著《花样男子》的影视剧《流星花园》上映,男子团体F4风靡了整个校园。

  道明寺、花泽类、西门和美作在成为女生偶像的同时,也成了男生竞相效仿的楷模。

  我留了长头发,并给头发做了离子烫。

  终于告别了卷毛,我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不久学院举办了迎新晚会,这一天恰好是路之遥的生日。

  我主动报名参加并通过了筛选。

  那一天我特意演唱了一首《流星雨》。

  我站在台上拿着话筒说:“我要把这首歌送给我的师姐,她也是我的社长路之遥,祝她生日快乐。”

  “温柔的星空,应该让你感动,我在你身后,为你布置一片天空……”

  我看到路之遥坐在台下感动的哭了。

  下了台后,我找到路之遥,我把准备好的生日礼物送给了她。

  我准备的生日礼物是一把大伞。

  我解释说:“之前你给我遮雨的那把伞太小了,我送给你一把大的,这把伞足够两个人遮风避雨,也会保护你一辈子不被风雨打湿了。”

  路之遥羞赧地接过伞,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想此刻我应该把她拥进怀里,但是我忍住了。

  我知道一段美好的记忆,胜过一辈子的相爱相杀。

  不久院学生会纳新,我参加了竞职演讲。

  我清晰的记得,上一世自己信心满满的准备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

  竞选结果出来,我没有被学生会录用。

  我的辅导员也很诧异,一番询问后得到的答案是,我的演讲动作浮夸、语言不庄重。

  当时我正在看陆幼青所著的《生命的留言》,书中引用了《圣经》上的一句话,“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也引用了,我说:“如果我这次竞职没有成功,我也不会气馁,因为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当时面试的人不但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他妈的把窗户关上了。

  这一回我学的乖巧了,我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篇演讲稿,正正经经的作了一次竞职演讲。

  但结果,我还是没有被竞聘上。

  我诧异,辅导员也觉得不可思议。

  文学特长、体育特长、音乐特长的我怎么就没有进学生会呢。

  辅导员又是一番询问后,她得到的答案是,我的头发特长,像个二流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这样安慰自己,嘴上还是骂了一百个草泥马。

  学生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辅导员每次都会推荐我去参加,但我能被选去参加活动的机会却寥寥无几。

  我并不在意,路之遥却愤愤不平气愤不已。

  我乐得如此,因为少参加一些活动,我就少一些和路之遥接触的机会。

  少一些和路之遥接触的机会,我就少一些和她情感上的纠葛和牵绊。

  一件事你已经看到了结果,你就不想再去伤害任何人了。

  踢足球、上网成了我大一上半年业余生活的主旋律。

  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写信,给大刘、给马哲、给老高,给一个又一个的网友。

  大部分业余时光我都在写信和读信间渡过。

  其实我多么想收到卢萍的来信,卢萍是老高在高中时的女朋友,也是我和很多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和暗恋对象。

  就在那一天,在教室里,阳光透过玻璃映射在卢萍脸上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她。

  这一次再活一回,我给卢萍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元旦的时候我收到了卢萍的一张贺卡,上边只是一句简单的祝福语。

  收到贺卡的我还是激动了半天,激动后变得平静,然后我觉得自己的一颗心安放了下来。

  当时通讯没有现在便捷,宿舍里只有一部座机。

  每天晚上宿舍里的六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总是期待电话铃声响起。

  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几个人争相说是自己的电话。

  我知道大一这上半年除了我爹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就一个电话也没有了。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我的家里也没有座机,只有乡里邮局有一部电话。

  我给家里打电话也是先打给邮局约定好时间,然后邮局再通知我爹去接。

  通讯不便的时候人们反而渴望交流,现在通讯便捷了反而不愿意说话了。

  有时候晚上宿舍几个人也会约着去自习室。

  我们去自习室的目的大多时间并不是去学习,而是去看好看的女同学,或者再等一场艳遇。

  当时很流行一首说唱,歌曲名字叫做《大学自习室》,我想大概就是我们这类人占用了自习室的资源。

  后来还真有个女生找人塞给我一张纸条,纸条上约我晚上去某个自习室。

  女孩是贫困生,每天自习结束后她开始打扫卫生,勤工俭学。

  她也是学院广播站的广播员,经常在广播里读我写的文章,所以她想认识我。

  她说,有一次课后她在楼道里故意踩我的鞋,我没有理她。

  我经常帮她一起打扫卫生,然后我们成了普通朋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