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将夜道门开始

第30章畅游唐国

从将夜道门开始 唐天乐 5059 2024-05-08 22:58

  离开破庙,一路静谧无声,唯有车轮碾过的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帷幔晃动,时不时被吹开一条缝隙,或大或小,沿途是一排排枯黄的柳树。

  光明大神官的马车出发了。

  从青峡开始,一路北上,穿过延绵的岷山山脉,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城镇。

  见识到了,唐国的风土人情。

  从冰雪覆盖的冬日,走到了万物复苏的春日,春的暖旭透过车窗落在车板上,越驶向远处,绿植便愈是灿烂。

  在唐人的土地上,昊天道的道观,佛宗的寺庙,总是衰败的。

  想要在大唐这片土地上传教,往往要付出许多代价。

  甚至,一些传教的教徒,需要放低身段,利用修行者的手段,去表演、去杂耍,才能吸引更多的信教者来听他们讲述道门的经典。

  因地制宜,越靠近大唐的都城长安,道门的权威越是弱小,甚至已经看不到道观的痕迹。

  去年冬日,格外的冷。

  很多普通百姓没有扛过这个冬日。

  这份寒冷,有些奇特。

  仿佛是某种,神迹要降临的征兆。

  那些站在五境巅峰的修行者们,终于感到了恐惧。

  冥王之子,是否真的存在。

  永夜,是否真的要降临。

  下一个冬日,会不会更冷。

  会不会一直这样变化下去,直到人间大地进入冰封时代。

  光明大神官李云帆,曾在青峡显露的神威,使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变暖,冰雪也都被融化。

  宛如神明降世。

  隆庆突破修为的那一日。

  依旧有光明神术释放出来,创造出一个圆数十里的温暖地带。

  对于凡人来说。

  这一切,就是神迹。

  这件事情,经过不断的发酵,从光明信徒的凡人商贾开始,走南闯北口口相传,因为去年冬天冻死很多人,让关于李云帆施展光明神术的事迹,迅速的发酵。

  神迹,往往都会被夸大。

  李云帆此番遇到了很多的唐人。

  有穷人,有富商,有士族,也有朝廷大员。

  有信仰光明的,也有对光明存着质疑的,甚至有不信仰道门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

  去年冬日的雪灾,让人类感到了疼痛。

  大唐的南方,却刚好来了一个,可以改天换地,释放温暖的光明大神官。

  李云帆被问了许多问题。

  冥王之子是否为真,永夜是否会降临。

  卫光明是否真的看到了黑夜。

  一些知道内幕的,则是想要询问李云帆关于冥王之子的生死。

  永夜降临后,道门能否守护人间。

  同样,也有许多人不信永夜。

  觉得永夜和冥王,都只是道门杜撰出来,用来统治世界的玩笑。

  毕竟,大唐有书院,有长安城的惊神阵,有夫子!

  唐人的骄傲,自古如此。

  李云帆从未做出正面的回应,但关于永夜的信息,却被有心之人故意的散播出去。

  在昊天的世界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冥王的传说。

  光明与黑暗在这个世界会不停的轮回转替,有时数万年光明,有时候数万年黑夜,贯穿整个昊天世界的历史,昊天胜利的时候,便是光明的世界,冥王胜利的时候,便是冥界到来,永夜冰封一切。

  为了应对永夜,昊天会在无限的空间里,再造六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虚假的世界,将真的世界也藏在其中,让冥王无法分辨这些世界的真假,凭此抵抗永夜的降临。

  冥王选择以沉睡为代价,分出七万道气息,便是七万个子女,分别进入七万个真假的世界中各自成长,这些冥王之子在各自的世界内成长。

  当冥王之子苏醒,就会释放黑暗,为冥王指引方向,降下永夜。

  在永夜降临之前。

  若是能杀死冥王之子,便能阻止永夜降临。

  大唐的都城,是长安。

  千年古都,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沧桑,城墙坚固而雄伟,仿佛在诉说着往日辉煌的与荣耀。

  李云帆走出马车,缓缓地抬头望去。

  便看见高大城墙下,巨大的城洞里密密麻麻排满了人,甚至已经延展到了城外的官道。

  一尊石像安静的坐立在城门外,它看起来是如此的威武霸气,身披漆黑的铠甲,手握黄金战矛,头盔上镶嵌了两只狰狞的龙目,那双眼睛在幽暗的空间里散发出令人心悸恐惧的光芒。

  寻常人看了,只能看到一尊比较威武且有点真实的普通雕像。

  但若是修为高深的修行者看了,必然会感受到一股精神冲击,当然,石像并不会杀人,却可以威慑进入城池的每一个修行者。

  李云帆抬头看向天上,在长安城的天幕上遮蔽着一条由北至南巨大的痕迹,忽明忽暗……

  李云帆忍不住露出一抹崇敬之色,说道:“好大,好大的一座阵。”

  一旁的隆庆跟着抬头看向天空,四下里搜寻,却什么都看不见。

  隆庆略显紧张的说道:“大神官,我们要进长安城么?”

  道门和书院的关系并不融洽。

  李云帆来到长安城外,可谓是冒足了风险,进入了大唐的这一路,隆庆总是会担心唐人会派出玄甲骑兵将他们围杀。

  李云帆呵呵一笑,说道:“来都来了,自然要进去。”

  两人就站在城门之外,一直看着长安城洞进进出出的凡人。

  他们已经换掉了道门的衣袍。

  这些凡人并没有意识到两人的身份,也不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只当是外地来的游客,正在欣赏唐国都城的雄伟。

  长安城非常的大,是李云帆游历诸国以来,所见过最大的一座城池。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足足开了十八个城洞,即便是如此,进城出城的达官显贵和老百姓依旧会将这些城洞给堵的死死,甚至在城外的官道上,也排着长长的队伍。

  长安城里,一处名为红袖招的青楼内堂深处,一位娇媚的花魁在台上翩翩起舞。

  台下的观众,却只有一个老人。

  老人高瘦且穿着一件肮脏道袍,袍子上布置有多少油痕无垢,脸上三角眼里惬意的目光闪烁,配上那几根稀疏的长须,看上去猥琐下流无比。

  就在李云帆在长安城外看到石像的时候。

  老人面上的表情明显的一滞。

  当李云帆看到长安城上空的痕迹的时候,老人的瞳孔骤缩,转头向着南方瞧去,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好强的波动,是谁?”

  “这位新任的光明大神官,竟敢来长安城?”

  “听闻你不仅得了昊天的眷顾,自身也有些权谋,我以为你只能在西陵闹腾,却没想到你敢来长安,我倒是小瞧了你的胆量。”

  “城外的谣言,是你散布的么?”

  “可是,又有什么用。”

  “只要是夫子不表态,你做什么都是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