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流氓皇子,坑人就变强

第22章 朝廷制盐,世家分销!

  “唉,像长孙大人这般智谋,也就只能抱怨抱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李冷笑着,毫不掩饰轻蔑:“本王让世家捐钱捐粮,自有一番道理。”

  “话还没讲完,你就嘲笑本王,我看你也别站在这朝堂之上,去市井学学泼妇骂街,或许更合适。”

  “你!”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但碍于李世民在场,他只能将满腔愤怒咬牙吞下。

  “佑儿,不可失礼。”

  李世民面色沉郁,多年的交情让他不得不维护长孙无忌,责备声中带着无奈。

  房玄龄灵机一动,问道:“难道齐王殿下有别的方式,能让世家不再输送粮钱吗?”

  他瞬间领悟了李话语中的深意。

  众人恍然大悟,目光齐刷刷地落在笑而不语的李身上。

  李没有多言,命令手下准备提炼精盐的工具,并从御膳房取出几块盐石,当场演示。

  不久,如雪般洁白、晶莹剔透的精盐在众人眼前诞生。

  “父皇,皇爷爷,各位大人,请品尝。”

  ……

  “这是盐?”

  李世民难以置信地问,身为皇帝,他虽尊贵,却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盐,其外观已足以令人垂涎。

  “回禀父皇,正是盐。”

  李微笑道:“不过这是孩儿独创的提炼方法提炼出的精盐,口感纯正,没有一丝苦涩。”

  “比青盐更胜一筹,父皇您亲自尝尝便知孩儿并未欺瞒。

  “哈哈,看着就美味,你们怕中毒,我老程可不怕,我先来试试!”

  不待李世民开口,程知节已迫不及待上前,抓起一把塞入口中,瞬间瞪大双眼,哑口无言。

  “程将军,这精盐味道纯正,稍许一点就很咸,您这一口吃这么多,是要把自己咸死吗?”

  李见程知节动作迅猛,来不及阻止,苦笑说道。

  “噗!”

  程知节立刻喷出口中的盐粒,急喊:“水,给我水,太咸了!”

  众人看着程知节的尴尬模样,不禁哄笑出声,亲近者更是戏谑不断,令程知节颜面尽失。

  他心中有气,欲与他们理论,但舌尖已麻木,无法言语,半晌才缓过劲来。

  “怎么样,知节,这盐真的如佑儿所说吗?”李世民急切地问。

  “禀陛下,正如齐王殿下所言,这精盐远胜青盐,味道纯正,只是咸,没有其他杂味。”

  程知节正色道:“陛下您也尝尝吧。“

  程知节心中憋闷,你们就拿我当试验品了吗?

  只问我不尝,谁能理解我刚才的滋味,这太不公平了。

  李世民听程知节如此说,也起了尝试之心,上前用手指挑起些许盐末,放入口中。

  “果然,比青盐纯正许多。”

  李世民激动地看着李,问道:“佑儿,你真是太棒了,这是如何做到的?”

  见李世民安然无恙,李渊也尝了一口,表情立刻转变。

  他每日享用美食,此刻才意识到以前吃的盐竟如渣滓一般,与眼前的精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一众重臣也逐一品味,对精盐的滋味赞叹不已,深信它取代青盐是无可阻挡的趋势。

  “父皇或许不知,我大唐并非缺盐,只是提炼技术尚欠火候。”

  李娓娓道来:“许多未经提纯的盐块,表面的紫色结晶仍残留毒素,久食无异于慢性自杀。”

  “因此,孩儿日夜思索,终于改良了提炼之法,才有了今日的精盐。”

  “佑儿心系国家,时刻为朕分忧,真是朕的孝子。”

  李世民满脸欣慰,虽然明知李言过其实,但眼前的成果已足够证明一切。

  “微臣等恭贺陛下,得此皇子,大唐盛世可期!”

  长孙无忌、程知节等人齐声高呼。

  作为臣子,适时的恭维是必备的智慧,唯有与君心相通,方能共享荣耀,岂能不明事理?

  房玄龄率先领悟,笑道:“若此精盐品质出众,其价值自是非凡,世家子弟喜好奢华,定会争相购买。”

  “只是不知精盐的成本几何,产量又如何?”

  李点头称许,房玄龄果然深思熟虑,直指问题核心。

  “房大人慧眼如炬,本王心悦诚服。此法简便易行,只要有足够人力与原料,产量随心所欲,成本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世民、李渊、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竟如此低廉?

  尽管李刚刚在众人面前展示,但古人思维复杂,尤其是这些智者,总习惯于深究背后的奥秘。

  他们认为李敢于公开制盐,必定有后手,有他们无法洞察的关键。

  如今听李这般直言,竟如此直接便解决了问题。

  “既如此,精盐价廉且产量丰厚,如何能让世家豪族高价购买呢?”

  长孙无忌皱眉道。

  “世家并非愚昧之人,齐王切勿小觑。”

  对于正经的国事,长孙无忌始终认真,李也不与他争辩。

  “长孙大人应知晓,大唐盐荒,就连青盐也成了贵族专享的奢侈品。”

  “百姓多以醋布替代,其味可想而知。因此,精盐的市场需求显而易见。”

  李自信一笑。

  “坦白说,若非父皇急于充实国库,即便是慢慢低价销售,亦能赚得盆满钵满,每年为国库增添数百万贯收入并非难事。”

  李世民等人再次被震撼得无言以对,李的分析合情合理,一年数百万贯的进账并非空谈。

  要知道,大唐如今的税收,一年仅四百余万贯,贞观初年更是微薄至两百多万贯。

  李单凭精盐一项,便能年转数百万贯,仍觉不足,意有所指,似乎还有更佳的生财之道。

  众人羞愧满面,座中要么是帝王,要么曾是帝王,或是名臣良将,加起来数百载的智慧,竟不及一个少年懂得生财,实乃颜面无存。

  “那么,佑儿,如何迅速充实国库?你还有其他妙计吗?”

  李世民短暂的尴尬过后,迫不及待地问,其余人也皆翘首以待李的答案。

  “其实很简单。”

  李含笑回应:“朝廷制盐,世家分销!“

  古语有云:油为精神,盐是气力。

  可见盐对人之重要,其需求恒久不衰,永供不应求。

  因此,销售根本无需担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