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流氓皇子,坑人就变强

第8章 齐王,在朝堂上还没骂够?

  “这小子究竟想干什么?”

  李世民心中隐约感到不安,忍不住脱口而出。

  “静观其变吧,陛下。”

  程知节笑眯眯地说:“老程觉得咱们这位齐王殿下,必定有办法进入府邸,否则他也不敢和你们打赌。”

  程知节的话让大家停下了脚步,李世民也好奇地想看看李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只见四名侍卫面面相觑,最终勉强应允,他们立在魏征府邸的大门前,整齐而有力地拍打着厚重的木门。

  “魏大人,开门哪,我知晓你在家,你有胆抛下职责,就该有胆开门呀……”

  李世民等人顿时头上笼罩一片乌云,无言以对,这算哪门子的奇招,还能这样玩的吗?

  别说他们这些身居高位、养尊处优的大人物没见过,就连过往的平民百姓也未曾目睹过如此场景,纷纷驻足围观。

  四位侍卫羞愧得不敢睁眼,不知为何,以这种方式敲门让他们感到无比尴尬,仿佛一睁开眼,便无颜面对世人。

  “这孽子,朕就知道他不会有好主意!”

  李世民脸色铁青,怒声道:“知节,你去把这孽子给我绑回来,别再丢人现眼了!”

  李世民实在无法忍受,堂堂大唐天子,齐王殿下,身份尊贵,竟做出这种事,真是让人忍无可忍。此事一旦传扬出去,皇家颜面何存?

  虽然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但那种羞耻感挥之不去,让他深感颜面尽失。

  “呃,陛下,齐王殿下进去了!”

  程知节正准备遵命捉人,却见魏征府门大开,李已被迎了进去。

  “这……”

  李世民苦笑道:“也算是一种手段吧,想必齐王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之前的那些,大家都当作没发生过,明白了吗?”

  “是,臣等遵命。”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笑着应答,为君主遮掩,这点眼力见他们是有的。

  “现在就看齐王如何说服魏大人了。”

  房玄龄说道:“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挑战,进了门也不一定能成事。”

  “玄龄说得有理,我还是觉得不可能,毕竟魏征那倔驴脾气大家都知道。”

  长孙无忌笑道,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这可说不定,刚才你们不也认为齐王进不了魏征家吗?现在呢?”

  程知节笑眯眯地说:“老程我可是觉得这三百贯钱赢定了。就等着看你们这些算计高手被打脸呢。”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脸色一沉,程知节这人就是口无遮拦,不动脑筋,常常得罪人,但陛下宠着他,也没办法。

  “好了,别吵了。”

  李世民不待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反驳,淡然说道:“静观其变就好,朕相信李不会让朕失望的。”

  众人不再言语,目光齐齐投向不远处的魏征府邸。

  李被请进了魏征家中,那四名侍卫并未陪同,只有他一人踏入宅院。

  虽说魏征府上并非龙潭虎穴,但带些人壮壮声势总是好的。

  然而,李是谁,根本无需这么做。

  李深知,真能说服一个人就已足够,若真无法说服,就算有一万个人在场也无济于事。

  这不是争夺疆域,拼杀疆场的战役,人数多并不代表优势,更像是一种底气的展示。

  “齐王,你还有什么高见要赐教于我吗?”

  客厅内,魏征身着便装,神色不悦地凝视着李,同时质问。

  “难道在金殿上还不够,还要追到老夫的家中继续辱骂吗?”

  魏征是真的动怒了,其实他对李在金殿上的斥责并未放在心上。

  他明白,毕竟自己忽视了薛大鼎对李的伤害,出言不慎,确实该受责备。

  但你李追到我家又是什么意思?

  特别是老夫已经明确拒绝与你见面,你却派了四个侍卫在老夫门前大声喧哗,那些话语真是气煞人也。

  尽管他们未曾口出恶言,但那种无形的挑衅,让老夫感到被戏弄,尊严受损,因此此刻面对李,怎能保持和颜悦色?

  “嗯,你说得对,本王确实如此想的。”李笑眯眯地回应。

  “你太过分了!”魏征瞬间火冒三丈,怒吼一声,猛然起身。

  他本就是个火爆脾气,一点即燃,而李的话针锋相对,不引发冲突才怪。

  “怎么?魏大人想要和本王动手吗?”

  李依旧微笑,接着说道:“别急,先回答本王两个问题,之后本王陪你过几招。”

  “情王爷赐教!”魏征强压怒火,答道。

  “魏大人饱读史书,自然知晓周公与王莽这两位人物吧?”李笑着问。

  “哼,当然知晓。周公乃周朝的贤臣,以忠诚赢得美誉。”

  “王莽则是汉朝的叛贼,篡位自立,被视为乱臣贼子。”

  魏征回答,心中疑惑李的用意何在。

  “很好。”

  李饶有兴趣地看着魏征,微笑着说:“那么,对这二人的评价,你仅凭他们的某个阶段,还是基于他们一生的行为呢?”

  “王爷是在考我吗?”

  魏征冷笑一声,带着不屑:“自然是根据他们的一生,周公辅佐幼主,外界不明真相,曾传言他欲夺权自立。”

  “但周公无视流言,最终将政权归还成年的周王,这才有了他贤明的美名流传史册。”

  “至于王莽,起初也表现出贤良,但后来不懂自爱,篡位自立,最终身败名裂,咎由自取。”

  “不错,魏大人果然学识渊博,一针见血,分析得透彻。”

  李笑着说道:“现在本王的问题问完了,请魏大人准备笔墨,本王有一首诗赠予魏大人。”

  “若魏大人读完诗后依然决定辞官,本王便不再多言。”

  魏征冷哼一声,不明李的意图,但还是命仆人取来了笔墨纸砚,递给李。

  李也不推辞,拿起笔,用瘦金体挥毫泼墨,写下一首诗,交给魏征。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魏征身体一颤,望着李,半晌无言。

  相比之下,李显得从容不迫,他潇洒地起身,朝门口走去,只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本王在此静候魏大人明日上朝。”

  那话语中的自信仿佛是最后的致命一击,直击魏征的心灵,让他身形一晃,跌坐在榻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