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流氓皇子,坑人就变强

第3章 齐王你撒谎,你抄袭!

  领取奖励后,《三字经》(精修版)的内容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薛大鼎岂肯就此罢休,他对李本就没什么好感,一直认为他是个不学无术之人。

  今日他又公然顶撞老师,薛大鼎决定讨回公道。

  薛大鼎径直入宫,请求面见李世民,状告李。

  “陛下,老臣自愧不如,无法教导齐王,还请陛下另寻高明。”

  薛大鼎见到李世民,泣诉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一副看热闹的模样,他们对齐王并无好感。

  “薛爱卿此话何意?若齐王有过,你自当纠正,怎能轻易推卸朕的任命呢?”

  李世民不满地说,对薛大鼎也略有微词。

  李只是个孩子,能犯下多大的过错,你就这样甩手不干,真是太不懂事了。

  “陛下,今日臣听闻齐王与魏王有些冲突,便试图以君子之德教导他尊重兄长。”

  “谁知齐王竟反唇相讥,说我乃小人,不配为师。”

  “如此,老臣实在无颜再教导齐王。”

  薛大鼎坚决地说:“还请陛下准许老臣辞职!”

  朝廷上下立刻炸开了锅,李这一闹,简直是越过了底线。

  尽管此时的儒学尚未如后世明清时期那般成为沉重的枷锁,但师生间的规矩依旧森严不可侵犯。

  尊师重道,这是铁律般的品德要求。

  李世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心中怒火中烧。

  早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原本对李的看法有所改观,觉得他虽学业荒疏,却是个孝顺的孩子,懂得保护母妃。

  然而此刻,转瞬之间,李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惹出了大麻烦。

  “传齐王李!”李世民面色铁青,语气中透着愤怒。

  内侍不敢怠慢,立刻去传旨,而朝臣们也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陛下,齐王殿下无视师长,德行有亏,陛下必须严惩,否则无法服众。”

  第一个发言的是直言不讳的魏征,他总是摆出一副真理在握的模样,仿佛所有人都错了。

  “微臣附议魏大人之言,齐王跋扈,不循正道,理应严厉训诫!”

  “微臣亦附议!”

  “臣附议!”

  ......

  一时之间,谴责齐王的声音此起彼伏,李世民的脸色愈发阴沉,本来就够烦心的了,这群臣子还添乱。

  “都住口吧,等齐王来了,朕自然会公正裁决。”

  李世民淡淡地说,暂时平息了朝臣的议论。

  不多时,李随着内侍步入大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群臣见到这样的李,心中更是不满,指责声四起。

  然而,李根本没把这些批评放在心上,径直向李世民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李恭敬地说道,然后站起身。

  展现出一种任凭天地崩裂,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不少武将对此点头称许。

  都说齐王是个不学无术的废物,但从今天的气势来看,绝非寻常之人。

  没错,李学了霸王枪法,更有九牛二虎之力,足以傲视天下英雄,这点气势算得了什么。

  “李,薛爱卿所言可是事实?”李世民直截了当地问。

  “回禀父皇,确有其事。”

  李微笑道:“只因薛大鼎德行不足,乃小人之流,儿臣不愿认他为师。”

  “胡言乱语!”

  “薛大鼎乃河东薛家嫡系,家学深厚,学识人品,天下皆知,怎到你口中就成了小人?”

  李世民呵斥道:“还不快向薛爱卿道歉,请求他的宽恕,别让这位长者与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计较。”

  李世民这几句话是真心为李考虑,想给他找个台阶下,担心薛大鼎今日若闹起来,李的声誉将毁于一旦,日后无人再敢教导他。

  然而,李巴不得无人教导,这样倒能清静些。

  “父皇,出身与是否为小人并无直接关联。”

  “世家大族培养出的衣冠禽兽还少吗?”

  李笑着反问道:“我只问薛大鼎,本王的才学如何?”

  “呵呵,齐王殿下,您问这个问题,老臣都觉得尴尬。”

  “满朝文武哪个不知,哪个不晓,您的学识浅薄,德行有亏,何须老臣多言呢?”

  薛大鼎冷冷一笑,话中带着讥讽。

  “嗯,看来薛先生对事实确信无疑。”

  “那么,即便我有些才情,也并非出自您的教诲吧。“李淡然回应。

  “哼,老夫用心教导,是你自己不用功,这怎能怪我!”

  薛大鼎不屑地撇了撇嘴。

  “父皇,儿臣多年来自学,略有心得,写了一部小作,名为《三字经》,今日正好请各位大臣以及父皇品评一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李并未全文诵读,只念了一小段便戛然而止,但这短短几句已足够震撼全场。

  “天哪,文章竟可以这样创作!真是了不起!”

  “齐王的《三字经》琅琅上口,儒家教诲融入其中,精髓尽显,创意非凡,佩服!”

  “比起《千字文》的晦涩难懂,《三字经》简易易学,典故丰富,作为天下学子的启蒙教材,再合适不过了。”

  贞观年间,是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既有力挽狂澜的无敌将领,更有深邃学问的大家。

  这些人对李的《三字经》如此推崇,足以证明其价值。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薛大鼎指着李,愤怒地咆哮:“齐王,你撒谎!这根本不是你的作品,一定是抄袭!”

  “你平日不学无术,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巨著!”

  薛大鼎真的慌了,若这真是李所作,那就证明他自学有成,自己这个老师确实不合格。

  之前的种种指责都将变得毫无根据,他将成为误人子弟的典范。

  今后,李或许不会因无师之名受责,但薛大鼎却将面临名誉扫地的境地。

  教不好学生已是耻辱,如今还被学生指责为小人,更是雪上加霜。

  若是一般学生如此,薛大鼎或许还能承受,但写出《三字经》这般深具儒家精神的作品之人,必是德才兼备的大家。

  他的指责只会让自己无从辩驳。

  因此,薛大鼎坚决否认这是李之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