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追风者2乘风破浪

第十七章 永纱泄密案

追风者2乘风破浪 程长风 4170 2024-05-03 15:19

  自从顾培风参与了币制改革关键一战后,他在业务科的日子也变得顺利起来,黄从匀有时候明里暗里打听他的家世背景,都被顾培风一一挡回。

  眼看到了考试的日子,何木兰特别匀出一个下午替顾培风补习。

  可是顾培风的心思却不在商业英语上,他从包里翻出两页纸,双手递给何木兰。何木兰疑惑地接过。

  顾培风:“这是我最近半个月根据上海的物价跟每天法币的价格差数做得对未来一个月上海经济情况的分析。听说何小姐是商学院的大学经济老师,能帮我看看吗?”

  何木兰再看这两页纸时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天哪,你、你居然能写出这个,谁教过你吗?”

  顾培风摆摆手:“没有,我就是自己统计看看,希望能在后面的币制改革推行中有些参考价值。”

  何木兰看看顾培风感慨道:“自学成才,如果央行都能像你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事业就有希望了。”

  何木兰去书架上拿出一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坐了下来递给顾培风:“若是你以后读完了夜校有时间,欢迎你来国立中央大学听听课,这本书你先看,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问我。”

  晚上补完课,何木兰回到家,走入客厅。

  原以为父亲已经睡了,何其沧却还在客厅的一角立式台灯下看书,显然是在等她。

  “您还没睡啊?”何木兰很久没有与父亲单独聊天了,有些不习惯。

  “今天怎么这么晚?”何其沧问,“不是老早就上完课了?”

  “给学生补课。”何木兰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手提袋里拿出折好的那两张纸,递给父亲:“爸爸,您快看看,这篇分析写得如何?”

  何其沧接过戴着眼镜端详半天问:“不像你写的。”

  “我学生写的。”何木兰说。

  “学生写的?真是不错,有数据有分析,条理清楚,结论可靠。”何其沧赞许道。

  “真的?”木兰有些惊喜。

  “你们国立中央大学还是有些好苗子的,下次要让中石多去挖掘挖掘,央行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何其沧。

  “他已经帮你挖掘了,他就是上次跟你去交易所的顾培风。”何木兰不卖关子了。

  “我记得他只是夜校生?这么说你是给他补课?”何其沧恍然大悟。

  木兰点点头,骄傲的说:“这个学生不错吧。”

  “还是要经过考核,这个规矩不能破。”何其沧道。

  “行行行,这不是补习了英文嘛,这孩子连入职培训都没参加,电报都没摸过。”何木兰道。

  “他不是我们年初一起招生的,也没有办法,规矩是不能打破的。”何其沧再一次强调。

  中央银行考场

  “101号、101号考生!”

  顾培风满头大汗从人堆中挤出:“在、在在!”

  他刚刚通过了四门笔试:银行学、会计学、商业英文、电报基础。

  接下来就是面试。

  顾培风已在央行工作了几个月,此时面试官都认识他,比如崔中石、何其沧、谢襄理还有政风处的邓处长。

  “101号考生,我刚刚调阅了你的考卷,银行学、会计学都在95分以上,商业英文略低65分,电报基础20分。我的问题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电报的考生,如何能做出电报考卷中的翻译电文一题,是否提前有人向你泄露了考题,或是你曾经接触过机要室的电报?”何其沧的问题非常犀利。

  顾培风一愣,崔中石也怔了。

  顾培风反应过来:“回答主考官,我确实没有接触过电报,摸都没有摸过。”

  “不会没有关系,我是问你,是否有不光彩的作弊行为。”

  顾培风恍然大悟:“您是说那道翻译电文的大题?”

  “不错。”

  “那倒是没什么奇怪。我在央行干了半年,干得大部分都是打杂的活。其中每天把业务科的相关数据报表刻板送机要室也是我的工作,哦对了,我以前在财政局就是刻板印刷的。央行的机要室要求我们每个科室送交数据时候转化为摩斯编码,摩斯编码对照表就贴在我们科室里,久而久之,我就会了。”

  “业务科让你来转换数据?你还负责什么工作?”何其沧问,又看看邓处长,邓处长的脑门起了一层薄汗。

  “还有每日校验对账,我算盘打的快。”顾培风回道。

  “拿算盘跟前天的账本给他试试。”何其沧道。

  顾培风展开算盘,左手翻开账本,右手上下拨动算珠,没一会就算好了金额。谢襄理拿过一看,满意道:“全对。”

  何其沧看向崔中石:“崔主任觉得这个考生如何?”

  崔中石微笑:“他是我财政局推荐来的,学历不高,属于抵职,但是他之前的表现让我觉得这个考生虽然年纪小,却很勇敢,在之前库券案跟我们兴夏的收购中都有不错表现。”

  何其沧赞成地点点头:“昨天我偶然看到该考生对币制改革的一些统计,非常惊喜,在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基础上靠自己的统计对我们上海今后一个月的法币价格、经济走势做出了研究。人才难得。大家怎么看?”

  考官们纷纷点头,邓处长拿着简历问道:“101号考生,你的家庭情况一览中写,你还有一个哥哥失踪?什么意思?”

  顾培风回答:“是的,我有一个大我10岁的哥哥,自25年去广州参军后便没了联系。”

  “参军?”

  “是的,他到广州加入了黄埔,后来东征后便跟家里断了联系。”顾培风回复。

  邓处长沉默了一下:“他会不会参加了共产党?你不许隐瞒。”

  这可把顾培风问住了,按照姐姐的说法,哥哥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共产党,可是他已离家10多年了,就算是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这份工作对自己跟姐姐一家太重要了。

  崔中石替顾培风解了围:“邓处长,我很理解你们政风处的职责所在,央行的职员确实要家世清白。这孩子从浙江投奔他姐夫姐姐来的。他姐夫原来是我们财政局的老职员。要不是央行的建设库券,他也不需要这么小就来上班。再说了黄埔军校毕业的,失踪的毕业生在东征时候太多了,也不一定都是共产党。”

  “没错,这孩子聪明又勤快,来的这几个月,业务处的同事都觉得他不错。”谢襄理很少发表意见,对顾培风却是赞不绝口。

  “那就录用吧,中石啊,那以后这孩子就是央行的人了,你可不许心疼。”何其沧一锤定音,又嘱咐邓恢道,“邓处长的意见也很不错,派个人去夜校了解一下他的政治倾向,另外,机要处不准再让各个科室自己翻摩斯编码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